上海交通大学长宁校区位于上海市法华镇路535号,占地约50亩,旧址为法华禅寺。她既没有徐汇校区的繁华,也没有闵行校区的广阔,但却仿佛是上海建埠、战乱、发展、繁荣的一个缩影。从法华古寺到现代高校,在此沉淀了说不尽的历史变幻,走过了数不尽的风流人物!
六十年代
1959年2月,上海市委党校迁往淮海中路,将法华镇路校址移交给上海交通大学。1961年,上海交通大学基础部从民晏路搬往长宁校区(当时称为“法华镇路分部”),交大一年级新生在此上课,直至1966年终止。
交大一贯秉承“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理念。当时本科学制为五年。第一、二年为基础课,第三年为专业基础课和实习,第四、五年为专业课和工厂实践、毕业设计。交大新生们在基础部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化基础,为日后工作岗位上的大展身手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杨葆和
2008年首届“船舶设计大师”称号获得者杨葆和就曾在1962年进入上海交大船舶制造系后,在基础部度过了一年难忘的时光。杨学长深情地回忆道:“交大倡导的基础扎实的学风,深入到每位学生心里。在大学里基础打得很好,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深有体会。”
由于交大基础部在教学上的突出表现,文汇报于1961年在首版刊发专稿《从调查研究着手,采取实事求是措施——上海交大切实加强基础课教育》,全面深入地报道了基础部的教学成绩,对交大新生的基础教育予以了充分肯定。
八十年代
张煦
1981年7月,学校在法华路校区恢复成立一年级教学部,负责全校本科一年级的教学管理、班主任工作、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和餐饮、住宿、卫生等后勤保障工作。我国著名通信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张煦教授兼任教学部主任。
1980年代初,学校招生宣传册对于系科设置的简介
学校一如既往地非常重视基础部教学工作,凡在一年级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接受所在系(教研室)和一年级教学部的双重领导。一年级教学部的成立,对于组织教师认真上好一年级基础课程,共同开展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做好一年级新生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衔接过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曾于八十年代在长宁校区基础部度过大一时光的交大学子中,走出了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上海交大1981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上海交大应用数学系1985级试点班)等杰出英才。1987年9月,学校启用闵行新校区,一年级新生全部在闵行入学,长宁校区基础部遂撤销。
学风传承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在非学历教育领域继续践行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理念,激励学员们以优秀学长为楷模,传承学校优良学风,奋勇拼搏不负韶华。在这片曾经为一代代交大学子打下学术根基的土地上,终身教育学院将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力争以新时代的新成就向母校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