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长宁校区主楼108教室内,一场聚焦前沿趋势的思想盛会圆满举行。以《数智交融 投资未来》为主题的上海交大绿氢产融发展论坛新金融分论坛在此启幕,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的资深人士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金融资本的深度协同,共探数智时代产融发展新机遇。
学界引领:致欢迎辞启智程
上午9:30,分论坛正式启幕。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全球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市闵行区政协副主席胡洁发表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他立足于交大百廿余载的学术积淀与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深刻阐释“人工智能×金融”对产业范式变革的核心驱动作用,为整场论坛定下“数智赋能、投资未来”的鲜明基调。
胡洁对上海交通大学《新金融企业家班》课程给予充分肯定与鼎力支持。他指出,该项目精准呼应时代脉搏,以前瞻的课程设计、杰出的师资阵容与深度的产研融合,为培育面向未来的新金融人才提供了“交大方案”,彰显了学校在引领金融学科迭代升级中的使命担当。
洞见未来:业界深度分享绘蓝图
在主题演讲环节,三位嘉宾带来了非常具有前瞻性与深度的分享。长江流域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副理事长、联盟秘书长;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执行秘书长;哈工大上海校友会联席会长;财纳资本创始合伙人周明玉以 《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及投资机会》为题,深入剖析了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生态体系构建以及潜在的投资机遇,为投资者们提供了清晰的产业投资图谱。
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赵曜在《AI 产业投资》的演讲中,阐述了 AI 产业的发展趋势,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应用,多维度分析了 AI 产业投资的要点与挑战,引发了现场对于 AI 投资热潮的深入思考。
原中航工业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上海技术中心主任/研究院院长、舆创智能-上海驾芯公司创始人,CEO & CTO 白光建博士围绕 《人工智能(AI)重塑产业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结合自身丰富的行业经验,分享了 AI 在产业重塑过程中的创新应用案例,展示了 AI 为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力量。
融合赋能:科技金融的交大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陈猛在《科技金融时代:用 AI+HI 赋能企业成长》的演讲中指出,在科技金融浪潮奔涌而至的当下,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AI+HI)的深度耦合正成为企业跃迁的“第二增长引擎”。尤其在数字资产稀缺性日益凸显、财富逻辑被全面重构的关键窗口期,谁能率先完成“人机共生”的组织再造,谁就能抢占下一波价值高地的入场券。上海交通大学《新金融企业家班》以“学科交叉、资本共振、全球视野”为设计内核,把前沿的AI金融工具、数字资产合规框架与资本上层设计转化为可落地的系统方法论,帮助企业家在认知、资源、资本三维同步跃迁,实现价值倍增。
新程启航:《新金融企业家班》重磅发布
数智时代的产融创新,亟需既懂技术逻辑又通资本运作的复合型力量。在此共识下,上海交通大学响应时代号召,以“融新金融之势,铸企业家根基”为使命,通过产学研协同构建人才培养闭环,旨在培养能驾驭技术浪潮、洞察资本逻辑、引领产融创新的一代产业巨擘、更为企业提供强智力支持和资源平台。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产业人才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负责人顾倍榕老师正式发布的上海交通大学肇始项目《新金融企业家班》,恰为这场思想盛宴添上实践注脚。